3月12日,韩国电子商务巨头Coupang Inc.登陆纽约证劵交易所,其IPO融资规模达到了46亿美元,成为继Uber Technologies Inc.之后美国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
如果以最终发行价为标准计算的话,Coupang的“身价”将比预计发行价(34美元)的580亿美元(66兆1000亿韩元)增加5兆7000亿韩元,达到630亿美元(71兆8000亿韩元)的级别。
这远远超过了其竞争对手NAVER(总市值61万2700亿韩元)和KAKAO(42万1200亿韩元)。从韩国本土企业来看的话,Coupang将力压现代汽车(48万亿韩元),成为继三星电子(480万亿韩元)、SK海力士(99万亿韩元)之后,市价总额排名第三的企业。
《华尔街日报》对此则表示,继阿里巴巴在2014年进入纽交所后,Coupang此次赴美IPO或将成为同板块最大热门。
软银成最大赢家
在Coupang上市的高光下,我们也不难发现,在Coupang的背后,又一次出现了软银和孙正义这一熟悉的身影。
当年,软银投资阿里巴巴,时至今日这些投资价值已达1300亿美元,助力软银获利超过1700倍,这一投资不仅让软银赚得盆满钵满,更是成为投资界的美谈。而这一次,虽然软银投资Coupang并没有当年投资阿里来得那么具备谈资性,但也使得软银又一次在电商领域押对了宝,成为了Coupang IPO的最大赢家。
数据显示,随着软银前后两次累计向Coupang投资达20亿美元,当下软银已是Coupang的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33.1%,若是按照当日收盘价计算,软银将从Coupang的IPO中获益160亿美元。
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Coupang的上市,对于软银和孙正义而言,或许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其又一次证明了软银和孙正义其实还宝刀未老,有助于冲刷过去一年围绕在他们头上的投资失利阴霾。
Coupang Inc.
据公开信息显示,Coupang Inc.由Bom Kim于2010年创立,贝莱德(BlackRock)和富达(Fidelity)、红杉资本、软银等是其主要投资方,而丰富的SKU以及快速的配送效率以及业务的多元化和用户忠诚度,是Coupang Inc.的主要特征。
在SUK上:除其自有库存外,来自全球市场超过200000个商家为Coupang提供了数亿个SKU。
在送达效率上:Coupang以类似于自营的模式极大的提升了货物送达效率,Coupang声称通过公司的Rocket Delivery(火箭配送)网络可以当天或第二天交付超过500万个独特商品,其99.6%的订单是在24小时内交付的。
极致的效率源于其在韩国30多个城市拥有100多个发货和物流中心,并且其还拥有韩国最大的直接雇用的送货车队,雇佣司机达15000名。
在业务多元化上:Coupang除开核心电商业务之外,其与我国电商巨头在业务布局上,也有诸多一致性——致力于业务多元化扩展布局。当下Coupang在业务多元化上,其拥有对标亚马逊Prime服务的订阅服务Rocket WOW,杂货配送Rocket Fresh以及韩国最大的送餐平台Coupang Eats和数字金融服务Coupang Pay等功能。
在用户量以及用户忠诚度上: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Q4,Coupang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480万,较2019年Q4的1180万增长25.9%。同期,每个活跃客户的净收入也从约161美元增至约256美元,同比增长59.0%;在用户忠诚度上,Coupang也有较好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持续高额的支出上——Coupang现有客户的支出百分比从2016年的约87%增加到了2020年的约90%。
综上,不难能够发现:得益于韩国较小的国土面积(缩短配送复杂度与配送距离),使得韩国的物流配送复杂度远不及我国,而这也让Coupang可以用较少的人员队伍(相对于我国而言)就可以组建出一支高效率、高覆盖率的自营物流配送体系(数据显示:韩国约70%的人口都居住在Coupang配送中心7英里的覆盖范围内),达成高效送达服务,以不断提升Coupang的市场竞争力与用户忠诚度。
一个服务于跨境电商卖家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我们想让跨境电商更加容易
提升自己、结交朋友,跨境的路上,和我们一起